|
发表于 2009-10-8 19: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水底的村庄
怀念水底的村庄---□再生者为何: k8 W) l }# p% H* P
+ H! Y4 I2 l0 H* ~+ H渐渐浓重的夜色吞没了黄昏,虞城的大街小巷在灯火闪烁中开始流光溢彩,同时也开始了旅者的乡愁和客居的怀乡之念,这愁怀亦如夜色渐重渐浓,挥之不去。家乡的村庄成了梦的背景,而这梦因黄昏而倍加怀念。
0 n$ T+ q3 Z( K, o! h% N# U( j9 T
' m# X4 a) S& s& K$ i/ ^) [$ o8 p. ?家乡的村庄叫“下越”,位于上虞市西南22公里,地处会稽山区的边缘,东、南邻嵊州,西邻绍兴,原属胜江公社,后来公社改为乡了。因为村庄周围多山,形似洞穴,且处庙下村下方,故称“下穴”,后曾雅化为“霞月”,解放后改称“下越”至今。从百胜公路下去,是宽阔清澈的小舜江,小舜江由西南向北迂回曲折流经下越村,宽阔的河床里江水哗哗地流着,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清晰可见,许多野鸭在江面浮游觅食,翠鸟不时划过水面飞进江边的竹林。过小舜江,要走简易独木桥,狭长狭长的,胆子小的看着桥下湍急的水流,晕头转向,赶紧退后,宁愿绕道往塘路多走一段。小的时候我也怕过木桥,等我学会狗刨式游泳后,胆大了,挑着柴我也能走了。过了木桥,就把小舜江抛在了身后。穿过幽静的竹园,连片的乌桕树和柿子林,再走过两边是绿油油稻田的机耕路,就能看见村口两株高大的千年古樟了。两棵古樟树龄差不多,树身要4个人才能抱起来,它们的树冠因为近,都交杂在一起,据老人说这两棵树是夫妻!树上是山雀、松鼠的快乐天地,它们忙碌地跳来跳去,有胆子大的小松鼠爬下来,捡地上的果子吃。树下搭着青板石,老人和小孩常去坐坐,特别是夏天,树下特别凉爽,这里就是全村小孩的乐园之一! ( u7 Q Z! z3 k
# _8 z3 ^' K) v r村路原先铺着石板,后来条件好了,浇上了水泥。沿着村路走,两旁是民房,是大会堂,是晒谷场,是池塘,是井,是菜园,是枣树,是梨树,是村小店,是堆积如山的柴,是黄泥乱石堆的猪舍。村不是很大,但有点散,山外山内都有人家。那晒谷场算是村中心了,经常会有小贩来卖稀奇的玩具、鞭炮、麦芽糖、冰糖葫芦等等小东西。到了晚上,逢上放电影的日子,晒场上早放好了一排排长凳,都老早吃好晚饭,往晒场赶了。逢年过节的话,一搭台做戏,最起码要连续热闹一星期。这晒谷场在下越人的记忆里,都有讲不完的故事。
, @/ y( |1 }: m
. z: a- ]4 }2 b太阳下山时,村庄里家家户户开始烧火煮饭,灰灰蓝蓝白白的炊烟直直上升,微风吹来,又袅袅散开;慢慢地交织成浅浅的夜幕,又慢慢地聚拢来,包裹了村落、原野、山峦,恬静的山村慢慢地热闹了。
% K8 w0 W2 \' R/ K2 x1 h' P 4 {" B5 P! t# H. {+ V0 F% Q
不用扬鞭,牛羊们自己列队下山归圈,一路嗷嗷叫着的是羊羔牛犊赶不上母亲的焦急和孤寂。村人们荷锄挑担夹杂在牛羊群中,在村口会合后又四散回家去。乌黑漆亮的八仙桌已擦干净,饭香也飘了出来。女人们站在门口拉长了声呼唤贪玩的娃儿们。男人们在道地里扑打身上的尘,洗了手脸,并不急着吃饭,先要吸口烟,抿口自酿的老白酒……4 S( j8 `0 ]* T w3 v3 a
) G& v8 B+ C" M" }1 Y* t6 Y" d, [然而有一天,为了解决虞绍平原人们的喝水问题,整个村庄都沉没在小舜江水库底下了,下越人为此搬离了村庄,无怨无悔地去了沥海镇。淳朴的下越人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幸福了百万居民,多好的乡民哦!下越人和他们的村庄,会永远在喝小舜江水的人们心中!
/ s0 f3 e/ z: {. {0 h
) {: @% X# l G0 t6 s' N s如今我已走出山村老家,寻得了一份属于自我的生存与生活空间,生命在忙碌中日渐充实与丰富。但一到黄昏,看窗外万物朦胧,心依旧会像断了线的风筝,快速地向远方飞去,因为那儿有我热恋的故乡,有淳朴热心的村人,有我熟悉的池塘、晒场、柿子树、有很多松鼠的大樟树。怀念水底的村庄,怀念自己在村庄的美好日子,成了我的乡愁,乡愁又顷刻生成为一股力量,一股让自己勇敢地面对生活、面对困境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