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16|回复: 2

网民质疑3G上网流量?

  [复制链接]

1346

主题

4369

回帖

3万

积分

高级会员

YOJOFANCL

积分
30110
QQ
发表于 2010-9-1 10: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民质疑3G上网流量?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通信行业发展了,也就什么新闻都有。这不,最近某媒体又爆出一则新闻《网民质疑3G上网流量利用率低 调查称暗中流失》。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位记者显然是有听说过这句话的,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位记者还本着深入调查、还原真相的原则跑到某运营商的体验店上网,结果发现,事情的真相果然很“吓人”哦!
" n/ d3 |; S. z  D# w. H
1 e5 x' r3 n+ n% y' X0 y1 m原文抄录如下:
! p/ e5 G5 B! d& L  `  S1 t9 x$ P" q. `$ u4 q8 M6 _$ r- C
日前,在位于北京海淀区蓝旗营附近的一家3G无线上网运营商体验店,记者使用店内专用的笔记本,通过3G无线上网登录新浪首页,浏览一则有关婴儿性早熟的热点新闻。笔记本电脑上的实时流量统计监测表明,整个过程耗用了流量1.6MB,但这篇新闻只有1000多字,流量只有大约2KB。在测试过程中,记者没有点击该门户网页上其他任何信息、广告,没有使用即时通讯工具,或者下载其他网上内容,也未开启其他任何网站。体验店工作人员强调,实时流量监测数据是参考值,但与实际出入不是很大。
& `/ J; }! ~9 a. H5 V2 u# m/ {+ n. {0 O" Z. @! b) S
……. r- Q0 Y  L; `  c8 ]7 n

' [9 Q/ G- n7 ^5 H# h记者在体验店上网约40分钟,没有打开即时通讯工具,没有浏览视频,也没有下载任何内容,只是登录浏览了新浪首页、谷歌首页、谷歌音乐、百度首页、265网站首页、淘宝首页、淘宝女装,翻阅了新浪首页上的一则新闻,听了百度上的一首MP3,登录打开一个邮箱,点击阅读蕃薯网上的一则小说《船讯》(77),通过体验电脑上的实时流量统计监测表明,共耗费流量超过30MB。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使用下去,1GB的流量很难支撑网民完成运营商在宣传资料中所说的那么多项目。
优妆生活馆-专注女性产品!

1346

主题

4369

回帖

3万

积分

高级会员

YOJOFANCL

积分
3011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10: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这位记者老大一算,一篇1000字的文章只需占用2K流量,这个万恶的运营商无线网络既然整了1.6M出来,足足是理论值的800倍哦!哇塞塞,如今这世道,做什么行当有高达800倍的利润?抢银行都没有这么划算啊!" y# f. L* ^: s% i! Z
等等,再仔细想想,不对啊!
; I* b$ T) n/ }
. `3 P9 j6 C1 z4 U, x首先,记者老大打开的是不是一个纯文本?那个新闻页面上,都没有广告图片啊?也没有Flash动画啊?按照俺对新浪的了解,这不太可能吧?而这些图片、动画什么的,难道不用占用流量么?0 L% F7 j  w- _" J7 J7 t

6 t$ {4 E  o) K, E' K: X其次,就算那天新浪的美编集体罢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纯文字版的新浪新闻,那记者大大知不知道网站页面是怎么编写出来的呀?要不要一些HTML标签啊?这些东西不占流量么?9 m; f+ P6 U5 y( u

# D  V1 ?9 }5 D& F+ d, j再之,好,算你狠!那天新浪的网站编辑也正好集体罢工了,我们看到的真的是一个“.TXT”后缀结尾的、纯文本的新闻,那连接的建立需不需要握手和确认?数据包的传输要不要包头等其他数据?上下行通信要不要产生流量?再怎么算,也算不出2K的流量来啊!!!
5 p- t# b, }. d8 H% X, V7 E: ~
. [, E, S& z/ U- |' j2 j2 r% x1000字的文本,就应该产生2K的流量。这种外行了又外行的算法,开口“理论上”、闭口“想当然”,这样一篇明显有悖于客观规律的文章居然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某一份以关注消费者为主导的报纸上。回头想想我们作为消费者居然要靠这种媒体来维护,真是一种悲哀!
$ a- n- ?# h' U, P. p6 r6 ]/ E& F  n7 a$ |
再进一步想想,这位记者老大还在追问“原因何在?流量都从哪儿溜走了?”,那俺只好回答一句,老大,问题的答案请参看《通信原理》和《互联网技术》。由1000字得出2K的结论,如果说这不是因为这位记者老大一点儿也不懂通信技术所以“很傻很天真”,那就是别有用心的“很黄很暴力”。
优妆生活馆-专注女性产品!

1346

主题

4369

回帖

3万

积分

高级会员

YOJOFANCL

积分
3011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10: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流量的解释,其实运营商也感到非常头痛。用户毕竟不是专家,按流量计费实际上对用户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中国联通尝试着对内容进行定价,但由于互联网开放的特性,实际上是不可能对所有的内容进行定价的。如果按时长计费,用户和运营商之间都有一个相对客观而统一的标准,但在实操中也有很多实际问题有待解决。
: V) n* t2 ^  J; M, K% q+ y在目前的计费模式下,用户有疑问是正常的,而且运营商做好客户的解释工作,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遗憾的是,在这一则新闻中没看到运营商中人的一些声音,即便是客服人员的解释也是语焉不详,这一点是应当好好反省的。9 N$ v6 ?9 g" ?& d3 i$ L

  ]+ V' i" J- ?5 m, V+ E0 C现在有些媒体喜欢将矛头对准运营商,不管指摘的正确与否,反正先把屎盆子扣在运营商头上再说。毕竟现在 的社会,生存压力是在太大了,所以我们都需要有发泄的空间和途径。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些个莫名其妙而又枉顾客观规律的报道,实际上和现在的雷人版《红楼梦》的作用是一样的,让大家尽情的骂、骂够了气也就消了,压力也变小了,可谓是“骂骂更健康”。
6 n. }- D& t/ f8 b7 v2 \7 ?2 M- v- n( V* b3 u- w5 ?  K
记得以前有一位朋友在媒体供职,学传媒的他却要负责通信和IT板块,这让他感到十分头痛。不过他向来在碰到专业问题的时候习惯于多采访一些不同的对象,多了解一些专业的意见,这样他写出来的文章有理有据而且角度全面。俺不敢指望负责通信和IT板块的记者老大们都成为通信专家,但好歹请老大们高抬贵手,写出来的东西不要那么“科幻”、那么“后现代”。一篇千几百字的文章可以轻松的敲出来,但如果由于报道不实或不全给他人造成了伤害,那看起来是帮客户主持了“正义”,实际上却是将读者引导到了一个错误的方向。
+ Q7 N4 R/ e" ]2 r毕竟,还原真相也是媒体人的天职,不是么?
优妆生活馆-专注女性产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绍兴曹娥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浙ICP备11013080号-1 )浙B2-20100344号

GMT+8, 2025-9-1 09:2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